2004年3月27日

Blade Runner

Blade Runner
1982
Ridley Scott
Philip K. Dick (novel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Hampton Fancher & David Peoples

Harrison Ford
Rutger Hauer
Sean Young
Daryl Hannah



高度發展的機器科技,複製的技術,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界線。複製人、 複製動物充斥的世界,真實的與複製的已經無法從外表直接分辨。而到駭 客任務另類的cyberpunk 假想,虛擬實境已是全然地弄假成真了。

既然「真實」的概念在電腦機器世界已經不可靠,「歷史」的概念同樣也 不可靠。複製人雖然可以講述過去記憶,但重建的卻永遠不是自己的主體, 述說的也永遠不是自己的過去,重建的只不過是被殖入輸入的記憶,是 假的,是虛構的。記憶何等重要阿,悟。Dark City 裡也講了類似的概念: when memory is made up, you have only false past. 於是當看到瑞秋 發現自己守護的與母親的照片與過去記憶如此不堪一擊時,不覺得不捨嗎? 機器人甚至比人類更珍惜他們的記憶阿。即使是破碎的片片過去,即使是 虛構的碎弱。



看不到西方文化符碼的未來世界,2019年天使之城充斥的是東方人種及符 號,殘存的西方文化符號大概就是那令人忍不住發笑的可口可樂電子廣告 了吧。老是下著雨,潮溼灰暗,雜亂擁擠的未來,陰鬱的氛圍在日本歌伎 飄渺陌生的歌聲飄散不去。歌伎的影像與歌聲散播在整個城市,似是宗教 性質般的安慰力量,又像是反映了城市的疏離與孤寂啊。


而唯一能逃離這灰暗的似乎只有如同幻化為白鴿飛去的羅伊吧。純潔的白, 美麗驚心的飛翔。是逃離嗎這樣的方式和最終,竟是熱愛生命卻被迫結束 生命的複製機器人。羅伊還不是救了戴克,在他體驗了複製人無時在體驗 的死亡的恐懼後,因為他沒有比那時候更熱愛生命了,在臨死前。

羅伊最後口讀的詩句真是動人又令人不捨: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hauser Gate.
All those...moments will be lost...in time.
Like...tears...in rain.
Time...to die.


而人類呢?與其說是人類對死亡的恐懼,我想到是人類被複製人機器人取 代或淘汰的恐慌。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以權力者的姿態創造出機器人, 作為生產、奴役的工具(又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似是階級關係重於種族關 係)。人類行權力掌控,以外星殖民、奴隸,有限生存年數作為控制策略。 然而複製機器人的能力似乎總是比人類來得強大完美,一旦威脅到人類的 生存,人類勢必趕盡殺絕,即使電影裡的複製機器人其實也沒有想要殺害 人類阿。

所以說humanity人性該怎麼來談呢?似乎複製人機器人是成為暴露或侵蝕 人性的物體了。AI裡的機器人屠殺遊樂場景,是那麼觸目驚心的阿。son kills father其實來得容易的耶不是嗎,只要機器人變成了人類。


反思還是恐慌?科幻小說、電影成真的可能還有多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